产品名称:洋牡丹
产品类别:盆栽
产品介绍:洋牡丹,是毛茛科、芍药属植物,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。花色泽艳丽,玉笑珠香,风流潇洒,金碧辉煌,素有“花中之王”的美誉。在培养类型中,首要根据花的颜色,有上百个种类。色泽亦多,以黄、肉红、深红、银红为上品,特别黄为贵。洋牡丹花大而香,故又有“国色天香”之称。是我国特有的木本贵重花卉,有数千年的天然成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培养前史。在我国培养甚广,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。
一、形态特征
洋牡丹是落叶灌木。茎高达1米左右;分枝短而粗。叶子一般为二回三出复叶,偶然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;顶生小叶宽卵形,长7-8公分,宽5.5-7公分,3裂至中部,裂片不裂或2-3浅裂,外表绿色,无毛,反面淡绿色,有时具白粉,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,小叶柄长1.2-3公分;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,长4.5-6.5公分,宽2.5-4公分,不等2裂至3浅裂或不裂,近无柄;叶柄长5-11公分,和叶轴均无毛。花单生枝顶,直径10-17公分;花梗长4-6公分;苞片5,长椭圆形,大小不等;萼片5,绿色,宽卵形,大小不等;花瓣5片,或为重瓣,玫瑰色、红紫色、粉红色至白色,一般变异很大,倒卵形,长5-8公分,宽4.2-6公分,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;雄蕊长1-1.7公分,花丝紫红色、粉红色,上部白色,长约1.3公分,花药长圆形,长4毫米;花盘革质,杯状,紫红色,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,彻底包住心皮,在心皮老练时开裂;心皮5,稀更多,密生柔毛。蓇葖长圆形,密生黄褐色硬毛。
二、植物变异
1、株型
直立型:枝条直立挺立而较高,散布紧凑,打开视点小,枝与垂直线的夹角多在30°以内。节间较长,新生枝年成长量在10-15cm,通常五年生株高40-50cm,高者达1m以上。
分散型:枝条多分散曲折向附近伸展,株幅大于株高,形成矮小打开的株形,枝条打开时与垂直线的夹角多在45°以上,新枝长,较软。
倒闭型:枝条成长强健挺立,向附近斜伸倒闭,视点在上述两者之间,株形满意规矩,高矮适中,新枝年成长量6-8cm,通常五年生株高在30-40cm。
矮生型:枝条成长缓慢,节间短而叶密,枝条散布紧凑矮小,年新枝成长量为2-4cm,通常五年生株高15cm高左右。
独干型:多为人工扶植的艺术造型,具有显着的骨干,骨干高矮不等,通常在20-80cm。骨干上部分生数枝,构成树冠(有的无树冠),形状古雅,活像盆景,成长较慢,通常成型期需8年以上。
2、根系
直根型:此类型的根深(四年生的牡丹根可入土80厘米以上),但根条稀少,没有明显的主根,仅有几十条粗细均匀的粗“面条根”,根润滑、皮百,根上很少分生小根,根(加工后称“丹皮”)产值高,质量好。这类牡丹多为药用兼欣赏两用种类。
坡根型:此类根条粗细犬牙交错,分生侧根较多,穿插成长,俗称“鸡爪根”,大都入土较浅,斜坡角度大。如“青山贯雪”、“白玉”、“黄花葵”等种类,此类牡丹产丹皮质量、产值低于直根型,不适于药用栽培。
中心型:此类根条稀密适中,无明显主根,生有大都粗细均称、根皮润滑的“面条根”,平均入土深度在70-80cm,如“种生黑”、“姚黄”等,既可欣赏,又可药用。
3、叶柄
洋牡丹的叶柄凹处多为暗紫、紫红、灰褐、黄绿等不同颜色,叶柄也有粗细、硬软、长短之分,长者可达40cm,短者不过10cm;叶柄的长短,特别是叶柄和枝条夹角的大小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,同时对花的观赏价值影响也较大,叶柄与枝夹角大,叶面平展或下垂,叶也较稀,如“墨魁”,花朵均着生在叶丛之上,形成花美叶秀,相得益彰的观赏价值;相反,叶柄较短,叶柄与枝条夹角较小,因枝叶紧密,花朵常藏在叶丛中,造成“叶里藏花”现象,大大降低了观赏价值。